No transcript available for this episode.
💡导语
1942年,经济学家熊彼特(Joseph Schumpeter)提出,“高等教育的过度扩张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,由此导致白领工人薪水比待遇不错的劳力工人要差。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,心理上却又无法接受体力工作。”
时间来到2025,一边是就业率低迷,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,一边是我们以「牛马、打工人」自嘲,一边被批评「吃不了苦、眼高手低」。父辈吃过没读书的苦,奋力托举我们进入大学,我们拿着进入新世界的门票,却发现自己还是沦为「牛马」。究竟是我们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,还是家庭、教育、社会不让我们脱下这千斤重的长衫?
在高度工业化时代,「坐办公桌」只是搬到了格子间里的流水线,「知识工作」不过是流连于「微软三件套」、「微信回收到」。工作被分割成零碎又抽象的片段,手不再灵活,脑袋也逐渐钝化,我们想要解套。
本期节目,我们与《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》对话,试图从工作和教育的本质出发,教育如何扼杀了我们的「动手能力」,而我们又应该如何重拾天性?我们同时对话《老派工作是潮的》和《格外的活法》,看看新一代职人如何打破框架,在摸索中找到梦想的职业,并将劳力工作翻转成具备专业、创意和魅力的体面工作,或是找到格外的活法,创造新的价值。
1998年,朴树唱着new boy期待新世纪到来,「向前走你的路,猜猜未来给你什么礼物」。
2025年,礼物在世纪洪流里被卷成了沙,我们也要聚沙成塔
🎧收听贴士
引、【那些没实现的职业理想】
一、就业困境、电子螺丝钉与大公司病
二、从「扼杀天性」的教育说起
三、「第三条路」的突围者
四、是工作job还是职业career?
祝你找到未来的礼物~
🧑🍳封面人物
Julia Child(1912-2004)美国知名厨师、作家与电视节目主持人。
二战期间Julia辗转工作于华盛顿战略服务处、斯里兰卡等地,并结识丈夫。二战结束后二人在巴黎生活,她出于兴趣开始在蓝带学校学习厨艺,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女性厨师。苦于市面上没有一本英文写就的法餐书籍,于是与朋友合著《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》,成为全球畅销的法餐烹饪教科书。之后她在美国开办电视节目《法国厨师》,让「Bon appetite」(祝您胃口好)这句法语风靡一时,1966年Julia Child登上时代杂志封面。
她是一位认真工作的女性,坚持兴趣探索并深耕于此,她从法餐门外汉变成法式料理文化传播的使者,她的传记电影《朱莉与朱莉娅》把美食传承到了21世纪,如今仍美味无穷。Julia的故事或许也是本期节目最好的例子之一,Bon appetite~
📖提及书目/影视
🎙本期主播
📕制作注记
🎵音乐&BG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