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|死亡、鬼神、祭祀、信仰和告别,除了生死皆无大事

12|死亡、鬼神、祭祀、信仰和告别,除了生死皆无大事

Episode description

-导语-

提起死亡,你会想到什么?

以前死亡很快,一场伤寒或者疟疾,短则两三天,长则一两周,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。现代医学的发展,让死亡的时间被大大地延长了。而在奔赴死亡的路上,除了衰老,我们还会遭遇什么呢?

本期节目,我们与《好好告别》和《现代死亡: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》对话,结合香港电影《破地狱》,思考中国的祭祀文化与生死观传承、民间习俗中的仪式和制度、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死亡概念的重新定义,以及医学发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死亡和与亲人告别等等,讲述许多或惊悚灵异,或温情疗愈的告别小故事。

新年快乐,让我们聊聊死亡吧。从《好好告别》开始,向死而生,也无愧今生。

对了,封面图来自梵高画给新生侄子的杏花,希望看到这里的你,新的一年再次出发,到新的爱与喧闹中去!

-收听贴士-

序、死与生——一体两面构成生命轮回

00:38生死两端:助产士vs助死士,本杰明巴顿奇事

03:41琼瑶老师“放手今生” vs大多数人“无法割舍的今生”

04:30破地狱,生死相隔后,活人也需要超度

一、中国人的生死观传承:天、地、人、鬼

06:29地狱:从道教中的破地狱说起

08:44高雄龙虎塔见闻——十殿阎王

09:45十殿阎王与破地狱的关系

11:00地狱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:韩国电影《与神同行》

11:24“万物有灵”:灵魂不仅会去地狱,还有基于“现世”想象的天国

13:29死后世界与“现世”的紧密关联不仅体现在“天国”想象,同样也体现在“地狱”

14:08死后世界与“现世”案例:“往生后做个城隍太大了,做个土地公吧”

14:49对比西方“天国”空间概念——《可爱的骨头》

15:47“观落阴”:连接阴阳的仪式

18:49亦真亦假的故事中,折射了真实的生死观

19:01“地狱”“天国”之外:游荡在人间的鬼魂,未了结的今生愿望——《49日》《你好,再见,妈妈》

20:43“公车到站该下车了”,“下车”需要从生到死的仪式

20:57从生说起:《鬼怪》中的韩国三神奶奶与闽南阿嬷

22:18到达死亡:遗忘,把后悔留在今生——孟婆汤与《鬼怪》的茶室

23:35 关于“死”的仪式:祭祀制度中的现世父权制思维与最凶的鬼

26:37冥婚,现世父权制对生死观影响的深刻体现

28:39披麻戴孝,祭祀制度中的“五服”

31:08现世父权制与魂归故土:《我的凉山兄弟》与影视作品中的案例

32:48聊斋志异中鬼魂归家——“一阵风吹灭了蜡烛”

33:27阎连科讲聊斋,棺材与坟墓是鬼魂回到阳间的媒介

34:14模糊了的生死界线——《圣朱尼佩洛》“安乐死”后的赛博长生

35:26模糊了的生死界线——亡灵回归人间之日,寻梦环游记中的“亡灵节”

37:05funding baby,来自已故外祖母的爱

二、何为死亡?从医学定义的演变到被改变的生命终点

38:16死亡的定义在不断被刷新:断气→血液停流→腐烂→心跳停止→脑死亡

41:35直观表征判断死亡的年代——停尸与假死

42:55历史上的活葬——妖猫传、吸血鬼故事起源

44:02现代社会“脑死亡”与“死亡权”:凯伦昆兰案

47:06非专业人士无法观测“脑死亡”时,更多观察心跳并判断生死

48:48生命的顽强:凯伦昆兰撤掉呼吸机后的十年

50:09面对困在“人与非人之间”时,艰难的抉择

52:19“死亡权”不仅仅关乎伦理,也关乎经济因素

53:14宣判死亡的时间节点如何把握——以器官移植为例

54:11生命的终点,是法律、医学、宗教、经济交织的复杂社会概念

54:53医学带来寿命的延长,“死亡不再是突如其来的大火,而是漫长的疼痛”

58:12人口老龄化时代,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——决定自杀的老人与赡养难题

59:55印度百岁老人案例:现实的经济原因与社会地位、信息地位与崇老文化的转变

61:20“人活太久了不好”vs抱着药罐子快乐活着

63:21社会支撑对于走向人生终点的重要性:从《收容所》到安养晚年

65:08“姑息疗法”——让生命终结前更舒适、有尊严

67:13“姑息疗法”——虚弱却躁动的最后一日,与家人一起聚会并喝杯酒吧

69:12“姑息疗法”——提前和家人过圣诞节吧

69:34生命尽头的样子:取代了疼痛的是平静,逐渐放慢的呼吸与消失的意识

72:42更多的了解,是为了更好的面对。更多的沟通,是为了更好的告别。

77:25人文关怀——《如梦之梦》5号病人的人生故事

79:21逼近临终时的“医助自杀”与安乐死,以及相关伦理、宗教问题

81:16拒绝安乐死——“我要回家”的案例

82:01拒绝放手的亲属——《雪花飘落之前》,琼瑶与先生、子女

83:38讨论死亡的价值:如何定义“是否放手”的道德

84:40“我终于把她的牙刷扔了”——死亡对于亲人来说是一辈子的潮湿

三、作为个体,如何面对死亡、超度自己

84:45《人生清理员》:往生者的遗物是否一并清理?

87:24相比于“舍得”与“放下”,接受往生者仅存在于特定的一段时间河流内

89:18《破地狱》被真空保存的孩子遗体:“到站了,该下车了”

89:48《可爱的骨头》——骨头断裂后会长出新的骨头

90:50却永远不可否认,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

91:42《一个人的朝圣》,以拯救朋友的名目,走出丧子之痛

94:02在昆明的案例:义务指挥交通的老人

95:51珍惜与自己同行过一段路程的人——《𠊎嬭嬭》母亲的20年,直到生命终点

96:34 你有思考过自己的死亡吗?

97:00花皮的濒死经历:从冷冻库出来后,给妈妈打了电话

99:22花生的田野经历:念佛嬷嬷的“接珠”仪式,面向自己的死亡而准备

100:47面对自己的死亡——为自己安排葬礼音乐和告别式的老师,《滚蛋吧,肿瘤君》

102:34葬礼或许应是让亡者成为主角,回顾其人生

105:13向死而生:活着做决定时、与亲友相伴时……为了老去那天无悔今生

106:32下期预告:新生——从《人子》《地粮,新粮》出发

-本期提到的书、文献与影视作品-

书籍:

《好好告别》,凯瑟琳·曼尼克斯

《最好的告别:关于衰老与死亡,你必须知道的常识》,阿图·葛文德(彭小华译)

《现代死亡: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》,海德·瓦莱奇(陈靓羽译)

《雪花飘落之前: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》,琼瑶

《礼仪中的美术》,巫鸿

《我的凉山兄弟》,刘绍华

《可爱的骨头》,艾丽丝·西伯德(施清真译)

电影:

《本杰明巴顿奇事》-大卫·芬奇

《破·地狱》-陈茂贤

《与神同行:罪与罚》-金容华

《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那件事》-程伟豪

《落叶归根》-张杨

《寻梦环游记》-李·昂克里奇

《妖猫传》-陈凯歌

《滚蛋吧 肿瘤君》-韩延

《大智若鱼》-蒂姆·波顿

《地久天长》-王小帅

《一个人的朝圣》-希提·麦克唐纳

电视剧:

《49日》-赵荣光

《你好,再见,妈妈》-柳济元

《鬼怪》-李应福

《黑镜:圣朱尼佩洛》-欧文·哈里斯

《人生清理员》-陈大璞

话剧:

《如梦之梦》-赖声川

纪录片:

《𠊎嬭嬭(Ainiannian)》-鬼叔中

喜剧:

《父亲的葬礼》-十三代宗师社团:吕严、土豆

报道:

《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》,中国青年报,宣金学(基于刘燕舞《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》写作)

《母亲癌症晚期后,我在家中为她完成安宁疗护》,三联生活周刊,作者:陈艾潜,口述:Luna

-本期主播-

研究了各种宗教仪式的花生

看《雪花飘落之前》爆哭的花皮

始终忘不了“鬼怪茶室”的花椒

-音乐-

倩女幽魂 -张国荣

Remember me(lullaby)-Gael Garcia Bernal

Unchained melody-the righteous brother

Supermarket flower-Ed Sheeran

-封面图-

Almond blossom,Vincent Van Gogh,1890

-接珠仪式上的念佛嬷嬷-

No transcript available for this episode.